永庆熙攘,西关烟火。广府童谣唱响荔枝湾畔,声声传入耳,句句有故事。
11月16日,人潮如涌的荔湾区永庆坊迎来了一场儿童嘉年华——2024年广府童谣展演系列活动于11月16日在荔湾区永庆坊正式启动。
首届广府童谣嘉年华落于永庆坊,活动现场分为外场和内场两。省市区有关领导出席了活动,大家一起共同见证了这场儿童欢乐嘉年华。
活动由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市儿童友好办”)、市妇联、市文明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荔湾区人民政府、广府人联谊会共同主办,市儿童活动中心、中共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妇联、荔湾区文广旅体局、荔湾区教育局、荔湾区城管执法局、多宝街道,广州市岭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外场活动主要分布在永庆坊周边,有广府童谣主题公交展示、广府童谣组团展演(狮舞“粤”动秀英姿、欢乐助力“童”经济、多彩非遗“童”参与、粤韵新辉展风华、广府文化知多D、志愿“童”行“荔”分类、玩转童谣粤趣多、食在西关美味多以及粤语讲古、童谣快闪等活动)。
每处组团活动都有各自特色,家长孩子和游客们可以在此观赏广府文化、品尝西关美食,更是可以参与各类互动游戏,醒狮表演、非遗制作、广府美食、少儿粤剧、粤语讲古等等不一而足,总有一款适合你。
一车一主题,广府童谣主题公交线路推出。活动当天,一辆充满童趣与广府文化的童谣主题公交在粤剧博物馆西园广场惊艳亮相。
广府童谣文旅专线巴士的车身彩绘,以清新绿色作为主色调,画面融合了《落雨大》《氹氹转》《齐齐望过去》三首广府童谣歌词所提及的场景。有撑着荷叶在雨中奔跑的小朋友,有端午前后扒龙船的热闹情景,还有一群小朋友和小动物在车顶上齐齐望着这一切。
车身的彩绘图案由广州市何香凝纪念学校书画社的同学们手绘设计而成。这辆童谣巴士是广州巴士集团有限公司电车分公司立足于“巴士+文化”的创新模式,配合主办方打造的文化专车,以移动的“风景线”助力展现广州历史底蕴的“文化线”。
整个场面不但充满了西关风情和童谣风格,还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传承广府优秀文化的积极主动。主题巴士于11月16日正式推出后,将投入日常运营,穿梭于新旧城市中轴线,途经满载城市发展回忆的中山路,直到充满现代感的天河花城广场,沿途传扬广府优秀文化,不断扩大广州儿童友好城市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市民群众了解广州传统文化、了解广州的儿童友好。
在狮舞“粤”动秀英姿、粤韵新辉展风华组团中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小朋友们亲自体验了舞狮、粤剧等传统文化的魅力。
粤韵新辉展风华区域是粤剧爱好者的天堂,借由省级儿童友好示范基地——粤剧艺术博物馆少儿粤剧传承基地资源,这里不仅有专业的粤剧演员带来精彩的念白表演,还有机会让参与者穿上精致的粤剧服饰,亲身体验一把戏曲的魅力。一位体验过粤剧服饰的小朋友兴奋不已。
“穿上戏服感觉就像变成了真正的演员一样,真是太棒了!”
在欢乐助力“童”经济组团,主办方巧妙地将本次广府童谣嘉年华作为契机,加强与儿童消费品经营企业、园区、商圈和专业市场联动。
活动集结了广州市首个儿童友好商圈——荔湾西村悦汇城、荔湾区首个园区妇联组织——医药港园区妇联,荔湾区女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及恒宝广场、荔湾领展广场等商场覆盖儿童衣食住行的各类“童”业态30多家企业踊跃参与。
活动更有引领绿色生活的南粤电器企业推出的以旧换新活动,以儿童游戏方式,为广大市民家庭和儿童送上过万份的暖心购物优惠、活动体验券,助力“她经济”“童经济”健康发展。
通过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不仅为广大市民家庭和儿童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还成功地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商业实践中,展现了荔湾区在推动经济与文化双重发展方面的创新思维与实际行动。
多彩非遗“童”参与组团,则以生动的照片和项目成果展示了荔童参事团的成长轨迹和他们在公共事务中的积极作用,让人印象深刻。
据了解,过去一年中,荔童参事围绕永庆坊社区适儿化改造、年花回收、儿童友好通学路建设、防范学生欺凌等与我们成长息息相关的公共事务,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了110多条建议。
广府文化知多D组团,通过广府大转盘的形式,结合了粤语猜谜、粤语问答和粤语绕口令等游戏,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到了丰富的广府文化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浓厚兴趣。一位正在参与广府大转盘游戏的小朋友兴奋地说道。
“我觉得这个游戏太好玩了,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广州的知识,还知道了好多有趣的粤语俚语!”
志愿“童”行“荔”分类组团,则巧妙地把粤曲演唱与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推广相结合,让参与者欣赏粤曲的同时,也学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体现了活动的创新性和教育意义。
而在玩转童谣粤趣多组团,复古的跳飞机、翻花绳、猜呈沉、投壶等互动游戏吸引了众多家庭的参与。这些游戏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父母年轻时的乐趣,也促进了亲子间的交流与合作。一位小女孩拉着母亲的手高兴地说。
“原来妈妈小时候玩的游戏这么有趣!我们今天玩得特别开心!”
至于食在西关美味多组团,则是味蕾的盛宴。四周挂满了介绍“广府童谣”歌词和西关美食俚语的牌子,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目光。“我最喜欢吃的西关美食就是濑粉!”“秋风起,最适合吃煲仔饭啦!”孩子们围绕着这些美食俚语牌热烈讨论,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当天,来自岭南少年报的小记者们活跃在外场的每一个组团。
他们手持笔记本和录音设备,穿梭于各个活动区之间,im钱包下载积极地采访着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从热情洋溢的摊主到乐在其中的家庭成员,小记者们的足迹遍布整个活动现场。他们不仅记录下大家参与活动的真实感受和宝贵建议,更捕捉了许多温馨、有趣的瞬间。通过他们的视角,更多人得以了解到这次活动背后的故事,感受到了永庆坊的独特魅力和温暖氛围。
内场活动主要落于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小剧场,包括广府童谣LOGO和IP的发布、孩子们的童谣表演。广府童谣LOGO和IP发布。
广府童谣LOGO设计源于广州传统文化,包含了体现童趣感的图形、代表歌谣的音符、定义广府的广字以及镬耳墙、珠江水、广州塔等代表在地文化的标识。广府童谣吉祥物(IP)名为“豆丁”,灵感来自粤语中转译儿童一词,橙黄的主色调,与嘴角上扬的笑脸体现儿童阳光活泼向上的性格特点,“豆丁”头戴“音符帽”,具象描绘五线谱中跳跃的音符,同时简化传统头冠造型融入到帽子中,寓意音美领域推陈出新发展。吉祥物是广府童谣LOGO的视觉延伸,既体现了童谣的文化情怀,也展现出童谣欢快有趣特性,具有独特的广府文化韵味。
这次广府童谣展演活动发布LOGO和IP只是个开始,今后将会借助广府童谣LOGO和IP,与文化企业合作,开发一系列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衍生品,利用市场资源推动童谣IP的商业化运作,同时也可借助LOGO和IP推动广府文化的传播,通过耳熟能详的童谣歌曲,唤起人们对广府优秀文化的记忆,推动广府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提升广府文化自信。
孩子们现场表演广府童谣:包括了童谣街舞、粤语歌曲、单口相声、少儿粤剧、童谣串烧等类别,演出的节目均由孩子们担纲主演。随着背景音乐响起,一曲热辣滚烫的童谣街舞呈现在观众面前,孩子们踏着欢快的节奏拉开了演出的序幕。
来自广雅幼儿园小朋友的《畅游永庆坊》,向人们介绍了永庆坊的故事,通过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和生动的表演,让人悠然向往。
相声串烧节目《鸡公榄》展现了在广州的街头巷尾,偶遇身穿鸡公服饰,一边走一边吹着唢呐的艺人,他们手中的鸡公榄,不仅是一份小吃,更是一份文化的传承。
朗诵古诗词最好是采用接近古代的语音,而粤语就保留了古汉语完整性。梁山山、陈韵融用粤语歌唱的《爱莲说》将古文学的独有韵味充分表现了出来。
在广州很多学校,在童谣推广、创新都做得很好,越秀区豪贤路小学的孩子们,除了传统童谣唱得好,还创作了好多新童谣,这首《落雨大》《世界真细小》《大笨象会跳舞》《小小红船到校园》童谣串烧就是他们的成功作品。
讲到粤语童谣肯定离不开岭南文化瑰宝——粤剧,粤剧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学生们的《粤韵红豆展英姿》,其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让人不自禁地代入其中。小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演,无论是武艺技巧还是唱腔表演,都能展现出粤剧的艺术魅力,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
由荔湾区青少年宫的小朋友们表演的《童谣声声》用歌声将荔湾的历史和现在、传统和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全面展现了荔湾推动老城市新活力的历程。
孩子们动听的声音、灵动的身姿、可爱的表情全面展示了广府童谣文化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广州儿童的精神面貌,凸显广府文化传承发展的儿童参与。
近年来,荔湾区坚持儿童优先发展理念,致力于实现“强制度、提服务、保权益、拓空间、优环境、促参与”的目标。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荔湾区高度重视,尤其在儿童参与机制友好开展了创新举措。
为畅通儿童意见表达渠道,荔湾区立足“一米高度”视角,坚持听童声、聚童智,积极构建“区-街道-社区-学校”四级儿童参与体系,成立荔湾区儿童参与组织——“荔童参事团”。荔湾区通过开展“荔童参事”等一系列创新项目,为儿童搭建了参与社区事务的平台。截至目前,荔湾区已成立了19个荔童参事团,拥有129位荔童参事,累计提出110多条和“适儿化”改造相关的建议,其中,36条建议被采纳落实。这使他们能够直接参与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决策过程中。这不仅有效保障了儿童的权利,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还极大地增强了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南方+记者 郎慧 通讯员 荔宣
通讯员供图
- 2024/12/24安徽再添两座通用机场 均在宿州
- 2024/12/2432岁民航飞行员深夜失联,路人称曾发现其车停在桥面外观正常,警方回应最新搜寻进展
- 2024/12/24国际航空公司复航黎巴嫩贝鲁特,机场客流量增多
- 2024/12/24马来西亚:同意继续搜寻马航370航班客机残骸
- 2024/12/24新客机即出故障,马航停飞空客A330n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