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69年,在中共"九大"选举中央委员时,毛主席突然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在场的人都很疑惑,为什么主席对这个人如此在意?原来,40年前的一顿饭,让主席念念不忘。这个人就是开国上将陈奇涵。作为黄埔军校的教官,他为革命事业奔波一生,建立了不朽功勋。可鲜为人知的是,他与主席之间还有一段令人称奇的往事。这顿令毛主席记了40年的饭,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这道由主席亲自命名的菜品,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从韶关到黄埔:革命生涯的起点
世人皆知陈奇涵将军是开国上将,却鲜有人知他的革命生涯起步于一所特殊的军校——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1916年,年仅19岁的陈奇涵,告别了家乡的"忧道小学",只身前往韶关求学。
彼时的韶关分校虽不及云南讲武堂本部规模宏大,但却藏龙卧虎。校内不仅有从德国留学归来的教官,还有许多后来成为革命骨干的学员。陈奇涵在这里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两位良师:教授军事理论的张治中和教授战术的邓演达。
讲武堂的求学岁月并非一帆风顺。1917年春,学校经费短缺,一度面临停办。陈奇涵和同学们自发组织起来,四处筹款,终于使学校渡过难关。这段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团结的力量。
毕业后,陈奇涵被分配到赣军任职。那时的赣军虽属军阀势力,但陈奇涵并未随波逐流。他暗中接触进步思想,关注时事政治。1922年,一个重要的机会来了:孙中山在广州组建革命力量,号召有志之士加入。
消息传来的第二天,陈奇涵就带领他的部下,从江西一路南下到广州。正是这个决定,让他有幸参与了震惊中外的商团叛乱平定战役。在战斗中,他指挥若定,多次化险为夷,得到了孙中山的赏识。
1925年,对陈奇涵来说是个转折点。这一年,他被调任黄埔军校。与韶关分校不同,黄埔军校是一所真正的革命军校。在这里,他既是教官,又是学生。白天,他教授战术课程;晚上,他认真学习革命理论。
在黄埔期间,一件事让陈奇涵记忆深刻。有次夜里查铺,他发现一个学生仍在灯下苦读。走近一看,那学生正在研读《共产党宣言》。这个场景触动了他,让他开始思考革命的真谛。同年,他郑重地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从韶关到黄埔的这段经历,不仅让陈奇涵掌握了军事技能,更重要的是确立了革命信念。他常对战友说,军人就该有历史担当。这种担当,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民族复兴。
随着形势发展,陈奇涵在黄埔的影响力日渐扩大。他创新教学方法,把实战经验融入课堂,深受学员爱戴。许多后来成为军界栋梁的将领,都出自他的课堂。1927年,他带领一批进步学员,毅然离开黄埔,走上了更艰苦的革命道路。
二、兴国情缘:与毛主席的首次相遇
1929年的兴国,正值寒冬。陈奇涵刚上任兴国县革命委员会党团书记不久,就接到了一个重要通知:毛主席将从井冈山来到兴国考察工作。这个消息让整个兴国县委都忙碌了起来。
当时的兴国,虽然地处偏僻,但革命工作开展得十分出色。在陈奇涵的带领下,当地建立了完善的革命组织体系,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开展土地改革。特别是在农民运动方面,兴国的工作走在了赣南各县前列。
毛主席到达的那天,正赶上兴国难得的晴天。陈奇涵带领县委干部在县城北门迎接。让人意外的是,毛主席一行人不是骑马来的,而是徒步走了几十里山路。
接风宴就在县委大院里举行。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能拿得出手的菜品不多。陈奇涵特意让厨师准备了一道兴国的传统名菜——米粉蒸鱼。这道菜的特别之处在于制作方法:先将鲜鱼腌制入味,再铺上一层薄薄的米粉,放入蒸笼蒸制。
饭桌上的布置也颇具匠心。一个大蒸笼放在中央,周围摆了四个小碟子,分别盛着花生米、笋炒肉、雪豆和炒鸡蛋。这些都是兴国本地最普通的家常菜,但搭配起来却显得格外和谐。
席间,毛主席对这道米粉蒸鱼赞不绝口。他询问这道菜的名字时,陈奇涵如实相告说这只是本地的一道普通菜,没有特别的名字。毛主席观察了餐桌的布局,说这个摆盘很有意思:中间的大蒸笼像一轮圆月,四周的小碟子就如同四颗星星环绕。于是,他建议给这道菜取名叫"四星望月"。
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立即得到了在座所有人的认可。从此,"四星望月"不仅成为了兴国的一道名菜,更成为了一段佳话。这道菜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味道,更在于它见证了革命领袖与地方干部的真挚情谊。
工作汇报会上,陈奇涵详细介绍了兴国的革命工作开展情况。他特别提到了当地农民参与革命的热情:有的送粮食,有的捐银元,有的主动参军。正是这些具体的工作成效,让毛主席对兴国的革命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让毛主席更直观地了解兴国的情况,陈奇涵还陪同毛主席走访了几个村子。在茶亭乡,他们看到农民们正在开展冬季生产;在高兴圩,他们参加了一场群众大会。通过实地考察,毛主席对兴国的革命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次会面虽然只有短短几天,却在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毛主席不仅看到了兴国革命工作的成效,也见证了陈奇涵同志的工作能力。这次会面,为日后兴国成为赣南革命的模范县奠定了基础。
三、南昌起义: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
1927年的南昌城,蒸汽般的暑气笼罩着每一条街巷。7月底,陈奇涵接到紧急指令,要求迅速从兴国赶往南昌。此时的南昌城内,一场改变中国革命进程的起义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作为黄埔军校的老教官,陈奇涵被委以重任,负责起义前的军事训练工作。他立即着手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为了不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注意,训练多在夜间进行。在位于东湖边的一处废弃工厂里,陈奇涵为参与起义的部队进行秘密军事指导。
8月1日凌晨,起义打响。陈奇涵所在的第11军团担任主攻南昌城东门的任务。当时的东门守军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武器装备精良。面对这种情况,陈奇涵采取了一个巧妙的战术:派出一支小分队假装运送物资的商队,趁守军不备时突然发起进攻。
战斗异常激烈。在攻占东门的过程中,陈奇涵的警卫员不幸牺牲。但这并没有影响部队的士气,反而激发了战士们的斗志。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im钱包官网下载东门终于被攻下。随后,陈奇涵指挥部队向城内推进,配合其他部队完成了对南昌城的控制。
起义成功后,陈奇涵立即组织部队加强城防,并协助建立临时革命政府。他特别注意保护城内的银行、商铺等重要场所,严禁部队扰民。这些措施赢得了南昌市民的广泛支持。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国民党反动派很快调集大军围攻南昌。8月5日,起义军不得不撤出南昌。撤退时,陈奇涵主动请缨担任后卫,掩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
在向南转移的过程中,陈奇涵的部队遭遇了数次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特别是在过渡赣江时,敌军的炮火将渡口封锁得水泄不通。陈奇涵命令部队就地取材,用门板、大树等材料搭建简易渡船,最终成功完成了渡江。
转移途中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在经过一个村庄时,有位老农送来了一篮子红薯,说是给红军充饥。陈奇涵当即将红薯分给战士们,但自己却没有吃。他说,作为指挥员,要把最好的给战士。
经过艰苦跋涉,陈奇涵带领部队到达了汕头。在这里,他接到了新的任务:改编部队,建立革命根据地。虽然南昌起义的第一阶段结束了,但革命的火种已经播撒在广大的南方大地上。
南昌起义是陈奇涵军事生涯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这次起义不仅确立了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的原则,也锻炼了一大批革命骨干。作为亲历者,陈奇涵后来多次回忆这段历史,认为南昌起义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军事层面,它代表着中国革命从此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四、延安岁月:一道菜的传承与革新
1938年深秋,陈奇涵来到延安。此时的延安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各地的革命力量不断汇聚于此。作为老同志,陈奇涵被安排在杨家岭附近的一个院落里办公。
来到延安后不久,陈奇涵就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协助管理中央机关的后勤保障工作。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挑战。当时的延安物资匮乏,如何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成为陈奇涵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一次中央机关的工作会议上,毛主席见到了阔别多年的陈奇涵。谈话间,毛主席忽然提起了那道"四星望月"。让人意外的是,陈奇涵不仅记得这道菜,还在延安的条件下对它进行了改良。
由于延安缺少鱼类,陈奇涵用当地特产的土豆代替了鱼。他将土豆切片,加入特制的调味料腌制,再裹上用小米磨成的粉末蒸制。虽然原料改变了,但"四星望月"的基本造型和摆盘方式仍然保留。四个配菜也因地制宜地改成了咸菜、炒野菜、南瓜丝和炒鸡蛋。
这道改良版的"四星望月"很快在延安机关干部中传开。不仅因为它味道可口,更因为它体现了艰苦奋斗、因地制宜的革命精神。后来,这道菜还被收入了延安机关食堂的菜谱中。
在延安期间,陈奇涵还参与了一项重要工作:整理革命历史资料。他将自己在南昌起义和兴国时期的经历整理成文,为党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关于兴国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经验,成为了后来研究中央苏区历史的重要参考。
1943年春天,延安开展整风运动。作为老同志,陈奇涵主动向组织汇报了自己的革命经历,并深入基层参加群众会议。在一次座谈会上,他分享了自己从军阀部队投奔革命的经历,引起了与会同志的强烈共鸣。
延安时期,陈奇涵还承担了培训新干部的任务。他经常给年轻同志讲述革命斗争的经验,特别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有一次,一位新来的同志抱怨伙食太差,陈奇涵就拿出了改良版"四星望月",告诉他们即使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也要想办法把工作做好。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陈奇涵接到调令,即将离开生活了七年的延安。临行前,他特意将改良版"四星望月"的制作方法写成详细说明,留给了延安的伙食团。这份说明不仅记录了一道菜的做法,更记录了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生活智慧。
延安岁月让陈奇涵对革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里,他不仅见证了党的发展壮大,也亲身参与了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而那道经过改良的"四星望月",则成为了这段岁月最生动的注脚。
五、革命传承:兴国精神的发扬光大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陈奇涵重返兴国。此时的兴国,已经从当年的革命根据地发展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城市。站在熟悉的县委大院里,那棵见证了"四星望月"诞生的老樟树依然枝繁叶茂。
重回兴国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组织地方干部学习革命传统。陈奇涵带领大家重走革命路线,实地考察当年的革命遗址。在茶亭乡,他指着一片荒芜的土地讲述当年农民运动的场景;在高兴圩,他向新一代干部介绍群众大会召开的历史。
1950年春节前夕,陈奇涵组织了一次特别的活动。他邀请当年参与革命的老同志齐聚县委,重现那道著名的"四星望月"。二十多年过去,有的材料已经找不到了,但大家集思广益,用新的食材代替。这次聚会不仅是一次美食的重现,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
在陈奇涵的建议下,兴国县开始系统整理革命历史资料。他带头口述历史,将自己的革命经历详细记录下来。特别是关于毛主席来兴国考察的细节,他都一一道来。这些珍贵的史料后来成为了兴国革命纪念馆的重要馆藏。
1952年,兴国县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陈奇涵将自己在早期革命中的经验运用到新的工作中。他提出要把当年发动群众的方法与新时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他的指导下,兴国的土地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教育革命后代是陈奇涵晚年最重视的工作。每逢节假日,他都要到学校给学生们讲革命故事。在一次演讲中,他特别提到了"四星望月"这道菜背后的革命情怀。这个故事很快在学生中间传开,成为了解革命历史的生动教材。
1955年,兴国县决定将"四星望月"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奇涵担任技艺传承人,将这道菜的制作方法和历史渊源系统整理成册。他强调,这不仅是一道菜,更是一段革命历史的见证。
为了让革命传统更好地传承下去,陈奇涵推动建立了兴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基地的展览馆里,专门辟出一个展区,展示"四星望月"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创制,到延安时期的改良,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传承,生动展现了革命精神的与时俱进。
1957年,陈奇涵将自己珍藏的革命文物捐赠给了兴国革命纪念馆。其中包括当年在延安写下的"四星望月"改良配方,以及南昌起义时期使用过的指挥刀。这些文物见证了他的革命生涯,也成为了教育后人的重要资料。
在兴国度过晚年的陈奇涵,始终关注着革命传统的传承工作。他经常说,革命精神就像一颗种子,需要后人精心培育,才能开花结果。而"四星望月"这道菜,则成为了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最好的见证。
- 2024/12/24安徽再添两座通用机场 均在宿州
- 2024/12/2432岁民航飞行员深夜失联,路人称曾发现其车停在桥面外观正常,警方回应最新搜寻进展
- 2024/12/24国际航空公司复航黎巴嫩贝鲁特,机场客流量增多
- 2024/12/24马来西亚:同意继续搜寻马航370航班客机残骸
- 2024/12/24新客机即出故障,马航停飞空客A330n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