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64891.3亿元,同比下降6.4%;营业成本62570.9亿元,同比下降5.8%;亏损233.2亿元,同比下降183.6%。
兰格点评:
10月份,由于受到宏观政策不断加码和旺季需求释放力度不足以及成本支撑韧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内钢材市场呈现了高位下滑的行情,但原料成本维持在相对低位,使得钢厂由亏转盈。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推算,10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单月盈利107.8亿元,环比由亏损转为盈利。从单月利润数据来看,国内钢铁行业1-2月亏损146.1亿元,3月份亏损67.5亿元,4月份亏损8.6亿元,5月份盈利95亿元,6月份盈利124.1亿元,7月份亏损24.5亿元,8月份亏损142.1亿元,9月份亏损171.3亿元,10月份盈利107.8亿元。
从全国粗钢产量及吨钢利润的数据来看,2024年1-10月,国内钢铁生产企业处于“减产减亏”的局面,1-10月吨钢亏损27元,较1-9月减亏17元(详见图1)。从营业成本来看,1-10月,综合成本呈现高位略有下降的态势,1-10月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6.4%,较1-9月下降0.4个百分点(详见图2)。从钢企利润率来看,1-10月钢企的盈利能力继续下降,1-10月成本利润率为-0.37%,销售利润率为-0.36%(详见图3)。
从各品种细分产量数据来看,2024年1-10月,在生铁和粗钢产量同比下降、钢材产量同比微升的局面下,钢材细分品类产量结构性分化特征依然明显;其中建筑钢材类中的钢筋产量同比降幅最大,线材产量同比降幅相对较小;同时管材类产量同比明显下降,但板材类品种产量同比维持小幅增长态势(详见表1)。从主要下游产品产量数据来看,2024年1-10月,在外需增强、内需不足的局面下,制造业用钢需求明显强于建筑用钢需求,其中集装箱、装备制造、船舶、机械、汽车和家电等制造业用钢维持明显增量(详见表2)。
表1 2024年1-10月全国主要冶金产品产量
表2 2024年1-10月全国钢铁下游工业产品产量
11月份,受到宏观政策加码不及预期和旺季向淡季转换以及成本支撑韧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imtoken钱包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的产能释放力度有限。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上中旬,重点钢企生铁日均产量187.9万吨,环比上升1.1%,同比上升1.1%;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208.8万吨,环比上升1.3%,同比上升6.0%;重点钢企钢材日均产量198.8万吨,环比上升0.9%,同比上升0.8%。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陆续进入降息周期。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地缘政治冲突交织,加大了世界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国内来看,国内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期,传统增长动能和新兴增长动能接续转换在加速演进,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面对困难和挑战,我国加大宏观调控,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之后,相关部门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经济运行回升势头增强,主要指标回升明显,市场信心改善。随着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11月、12月经济运行有望延续10月份以来回升向好的态势。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正在全面落地见效;同时,我国有政策空间和丰富的政策储备,精准调控、逆周期调节等工具不断完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不断提高,宏观政策系统集成、精准发力,将有力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预计在外部扰动因素不断、年底政策预期再起、淡季效应逐渐显现、钢厂供给有限释放、成本支撑韧性仍存、冬储博弈不断加剧的影响下,12月份国内钢材市场或将呈现震荡趋强的走势。由于季节性天气的影响,传统淡季效应已经从北方逐渐向南方铺开,终端需求也将呈现“建材减弱、板材韧性”的季节性特点,而传统的“冬储”时节也将悄然登场,由于钢厂和钢贸商对于冬储的价格存在较大的分歧,加之外部因素的不断扰动,预计今年冬储的博弈程度将有所加剧。(兰格钢铁研究中心,葛昕,15810671409(微信同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 2024/12/24千万不要随便可怜别人,网友:你要是同情谁,就会背负谁的命运!
- 2024/12/24奇瑞星途星纪元开启 OS 1.4.0 版本 OTA
- 2024/12/24巴西飞机坠毁事故机上10人全部确认死亡
- 2024/12/24【一周车话】面对车市剧变,外资果真没辙了?
- 2024/12/24中国商务部: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近270万辆